目前常用的熱力消毒方法主要有:
干熱:干烤(電熱、紅外、微波)、燒灼、焚燒。
濕熱:煮沸、流通蒸汽、低溫消毒(巴氏消毒)間歇滅菌(廷德爾滅菌)、壓力蒸汽滅菌。
濕熱與干熱各有特點,相互間很難完全取代,但總的來說,濕熱的消毒效果要比干熱的好。
一) 電熱干烤
干烤是利用干烤箱中所產(chǎn)生的熱進行滅菌,是使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方法。其效果可靠,可以穿透固體,非水溶性液體和密閉孔腔。對器械無腐蝕性,同時可使物品保持干燥。其缺點是需要時間較長,溫度高、易損壞物品。
干烤是玻璃器皿和金屬器材包括非不銹鋼和鋒利切口器械、試管及吸管滅菌的首選方法;也是消毒穩(wěn)定性粉劑(藥丸)、蠟、凡士林、油紗布、純甘油等物品的惟一方法。干烤滅菌多用于耐高溫,而不耐溫?zé)峄驖駸岵灰状┩傅奈锲贰?
使用注意事項
滅菌物品不宜重疊擺放,體積不宜過大,物品間應(yīng)留有一定空隙,便于熱空氣的對流和擴散。
油劑、粉劑厚度應(yīng)小于1.3厘米,在160℃時每增加1.3厘米需延長30分鐘,但最厚不能超過5厘米。 滅菌時間由箱內(nèi)溫度達到要求時計算,滅菌過程中不得打開柜門或放入新的物品,否則需要重新計時。
揮發(fā)性物品禁用此法。棉制品、合成纖維、塑料制品易被高溫損壞,不易選用此法。
玻璃制品需干燥后滅菌,滅菌后待溫度降至50℃以下時方可打開箱門,以防玻璃炸裂。
二) 紅外線照射
紅外線消毒是利用其產(chǎn)生的熱能殺滅微生物,這種熱能不經(jīng)空氣傳導(dǎo),加熱速度較快。紅外線光源越強、光源距消毒物品越近,溫度越高。不同的顏色表面對紅外線吸收率不同,溫度效應(yīng)也不同,黑色最好,白色最差。紅外線消毒只能適用于導(dǎo)熱較好的耐熱物品的消毒。
三) 燒灼
耐熱物品可直接放在火焰上燒灼滅菌。燒灼處理時,因溫度高,所以效果比較可靠,且時間短暫,一般幾秒鐘時間即可。如緊急情況下可用火焰滅菌餐具、器械以應(yīng)急用;微生物實驗室的接種針(環(huán))的滅菌也用此法。
四) 焚燒
焚燒是家庭及醫(yī)療保健部門處理污物常用的一種消毒方法。焚燒本身能殺死全部微生物,但由于條件所限,焚燒很難做到徹底地焚燒適用于廢物和不值錢的物品,如無用的書籍、破布、污染的繃帶、食物殘渣等,特別是尸體火化、病人的污物(痰、膿)消毒都適用此法。
五) 煮沸
煮沸是濕熱消毒中最簡單易行的方法,是通過水的傳導(dǎo)作用,將熱能作用于微生物,起到殺滅作用的。消毒時間一般.為水沸騰后維持5-15分鐘。水沸騰5分鐘足夠殺死細菌繁殖體、結(jié)核桿菌、真菌和一般病毒,但對芽孢的殺滅作用不可靠。 煮沸消毒注意事項有:煮沸消毒物品應(yīng)先清潔后煮沸;煮沸時間應(yīng)于水沸騰后開始計算;在煮沸過程中煮沸水從開始到終點都應(yīng)蓋過消毒的物品并應(yīng)連續(xù)煮沸,其中間不宜加入新的物品。 水煮沸溫度因當(dāng)?shù)氐貏莞叩投煌,地勢愈高,則水的沸點溫度越低,消毒時間就要越久。
六) 低熱消毒
低熱消毒也稱巴氏消毒,是利用低于100℃的溫度對物品進行消毒,目的是防止對熱敏感物品的破壞。多用在特殊物品的消毒,生活中主要用于以下物品消毒: 牛奶的消毒一般在62-65℃之間保持30分鐘,或72℃保持15分鐘;疫苗制備時一般加熱60℃用1小時。另外,在醫(yī)療器械的消毒中和某些怕高溫的食品與家庭物品也可用巴氏消毒法。
七) 間歇滅菌
間歇滅菌一般用于實驗室小規(guī)模情況下處理不耐100℃以上溫度的物品。被污染的家庭不耐熱物品也可選用間歇滅菌,如含有蛋白或血清的培養(yǎng)基和一些藥品。滅菌處理時將物品加熱至100℃,持續(xù)20-45分鐘,每天一次,連續(xù)3天,最后一次處理,加熱時間可適當(dāng)延長。
八) 壓力蒸汽滅菌
壓力蒸汽滅菌是一種可靠、經(jīng)濟、快速、不遺留毒性和使用安全的滅茵方法,使用范圍廣。此種方法除具有蒸汽的特點外,還有較高的壓力,因此穿透力比流通蒸汽強、溫度高。 壓力蒸汽滅菌器有手提式、立式、臥式和自動程序控制式等,其使用方法各異。家庭物品消毒也可用普通家用高壓鍋,但這種壓力鍋無法記錄溫度,其消毒效果也遠不如壓力蒸汽滅菌器。 壓力蒸汽滅菌應(yīng)按物品特性,在確保不使受損害情況下選用適當(dāng)溫度進行。常用溫度有115℃、121℃、126℃。
九) 紫外線輻射消毒
紫外線屬電磁波輻射,即非電離輻射,其穿透能力較弱,不如其它輻射的殺菌力強。 紫外線屬廣譜殺菌射線、能殺滅各種微生物,凡受微生物污染的物體表面、水、空氣均可應(yīng)用紫外線消毒。
在消毒工作中,通常用紫外線的照射劑量(μW.S/厘米")來表示,紫外線的強度以I表示;照射時間以t表示,照射強度乘以照射時間,即為照射劑量,以K表示。三者關(guān)系式為 I·t=K 照射強度×照射時間=照射劑量
紫外線光波穿透力差,因此它的使用受到限制,主要用于空氣、水和物體表面的消毒。
1) 空氣消毒
紫外線燈主要用于家庭房間、醫(yī)院與實驗室的空氣消毒,減少空氣中的細菌數(shù)量。一盞30瓦紫外線燈可照射9平方米的地面面積,按地面面積大小可計算出需要紫外線燈的瓦數(shù)或盞數(shù)。燈掛在距地面2-2.5米高處,照射室內(nèi)上層空氣,由于空氣流動和擴散,可使全室空氣都能達到消毒。
2)表面消毒
家庭的地面、桌面、臺面消毒,可用紫外線燈直接照射。紫外線燈上裝有反射力強的反射罩,燈管的功率每一平方米不少于2瓦,燈管高度距照射臺面不應(yīng)超過120-150厘米。紫外線照射有效區(qū)為燈管周圍直徑的1.5-2米。 表面消毒時要求臺面干凈和平滑,如使表面全部能照到,殺滅效果才好。
3)水的消毒
用紫外線光波消毒水是有要求的。水必須清潔透明,渾濁的水直接影響紫外線殺菌,因而要求水無色和無顆粒才能達到良好的消毒效果。在用紫外線燈對飲水消毒時,切不要把燈管浸泡在水中,水的深度不要超過2厘米,使水流過時接受90,000微瓦·秒/平方厘米或以上的照射劑量才能達到有效的消毒。一般飲用水要求達到殺滅率99%。
注意事項
1)若人在房間內(nèi)使用紫外線消毒,要特別注意對人眼和皮膚的灼傷。一般在3000-6000微瓦·秒/平方厘米,可引起眼炎。
2)使用紫外線燈管時,灰塵和油污會阻礙紫外線的透過,要經(jīng)常擦拭燈管,保持表面透明。 3)紫外線燈管質(zhì)量不同,使用壽命也不同,一般使用時間在4000-7500小時。為了保證照射強度,有條件時應(yīng)經(jīng)常進行檢測。低于70uW·秒/平方厘米時消毒效果不好。
十) 電離輻射滅菌
電離輻射滅菌是利用丙種(γ)射線或高能電子束(陰極射線)進行滅菌,是一種適用于不耐熱物品的常溫滅菌方法,稱之為"冷"滅菌。但因其在家庭中使用目前尚有困難,故在此不做詳細介紹。
十一) 化學(xué)消毒劑消毒
能殺滅外環(huán)境中致病微生物或其它有害微生物的化學(xué)因子稱為化學(xué)消毒劑。利用化學(xué)消毒劑殺滅或抑制微生物繁殖的方法叫化學(xué)消毒法。